《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笔记


朋友推荐的一本书

  • 我在考虑能不能把自己分裂成两个,一个用来展望,一个用来面对现实,long-term和short-term结合着用。

  • 或者说我需要两个网络,一个用来action,一个用来critic。

  • 或者说需要一个meta-Agent来做planning

感觉自己目前能看到的最大的问题,就像虽然机油车用的是机油,但是需要电火花先打火。

焦虑

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

完成焦虑:这个可以用sample的策略,每次randomly sample一个to be done。第一阶段可以这么先做,第二阶段可以再考虑优先级队列。

正确的废话: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耐心

选择正确的方向,并在积累的过程中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地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

舒适区困难区中间,在舒适区的边缘,相信复利曲线,相信坚持

1、不要指望一下子就能让自己很有耐心,坦然接受培养耐心的过程。

2、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自己和自己沟通,对话而不是对抗

所以确实可以试着把自己分化出来

最后当然需要乐于其中,我应该能做到。

我的主要问题应该是没办法让自己相信延迟满足,并且开始行动,并且刻意练习

模糊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情绪模糊: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主动面对各种烦恼,而不是被动承受他们!让具体事件变得具体,而不是变得模糊!

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一层层挖下去,直到挖不动为止。

选择模糊: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这里就是我觉得可以通过引入一个action网络来做的事情,具体而言这个网络应该是我的理智,我的理智首先会拆解目标,并且把任务恰如其分地分配给我的执行单元,不通过情绪,但是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情绪。

感性

我确实相信这个。

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又提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被某件事击中,“动了感情”,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原因。

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用感性来寻找目标,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什么事情让自己最触动,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什么事情最有利。

元认知

元认知也可以分成主动和被动两种,一定要主动,主动地去思考反思。

这么一说我可能需要很多个我

但首先我需要一个能够让自己的行为动起来的我。我决定把祂命名为Action Model,Action Model的作用是在我不知道干什么,帮助我刻意练习延迟满足并进行行动。包括但不限于让我睡前不玩手机,诸如此类一切导致我拖延的行为

然后我需要一个帮助我摆脱焦虑的我,就叫Critic Model,Critic Model的作用是当我放弃思考停止直面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从潜意识里把困难挖出来,深度剖析我的感性和理性,使得自己放弃焦虑。

如果还需要新的Meta Cognition到时候再加。

我可能还需要一些新的Model,面对自己讨厌的人时也不会表现出攻击和不屑,而会尽力从他身上学习真实可用的东西,这个交给Reference Model

你好呀Action Model,你好呀Critic Model,你好呀Reference Model~

Critic Model用于批判自身,Reference Model用于共情和学习他人。

自控力

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找出最重要的唯一的选项,不是模糊的

你必须想清楚当下的注意力应该放到哪里,也包括全天的日程,长远的目标。

专注力

让感受回归行动: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

1、主动选择信息。

2、深度沉浸。

  • 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
  • 练习时极度专注。做A就只考虑A。
  • 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 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一天过去了,我还是摆了很多地方,有些糟糕。

学习力

高效学习的一些方法:(有一说一我还挺match的)

舒适区的边缘

解释,求解释,能解释的现象越多,这个概念就越底层。——不管做什么,只要在舒适区的边缘,成长都是必然的。速成是不可能的。

有关注点,关注点越多,越细致,注意力就越集中。

所以,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第一点挺难的,高质量的知识很难搞的感觉。用自己的理解进行重构,和旧知识体系深度缝接。最好让精心打磨的作品打动别人。

好的学习方法是 和你已有的知识体系产生关联

  • 你要有明确的目标或强烈的需求。有着锤子,看什么才能更像钉子。

如何获取关联能力:手里有锤子,输入足够多,保持好奇心,用元认知(?)指挥自己反思。

学那些你感到触动的内容!提高对生活细节的感知能力。


持续学习的一些方法

1、用记录代替打卡,打卡会陷入目标目的转移的情况,记录

2、设置下限,而不是上限。——啊那本叫做微习惯的书,我还记得他。

反馈

我知道这玩意儿,印象深刻,正反馈啊——

休息

对这个我也知道,人的精力实在是有限啊,到了奔溃的边缘也就从此一蹶不振了。

开始再次强调四个内容:定义明确的目标、极度的专注、有效的反馈、在拉伸区练习

所以应该: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循环往复

突然想起来很早以前聪宝和我说,多巴胺戒断可以有效地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行动力

潜意识对于注意力类似于一个,开始之后会自动进行正反馈的放大器。

所以重要的是,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做最重要的事情,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

重要的事情必须是清晰的,把目标细化,具体化,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其实最近发现确实有一个办法很有用,就是把某一天要做的事情都列出来

一旦这些想法与念头都变得清晰和确定之后,因为“没得选”所以就能往下做了。

一天24小时,在开始的时候多花点时间想清楚什么任务是最重要的,并提醒自己投身于此,这样,工作效率之高会超乎想象。

一定要想清楚,真的想不清楚就根据前人的假设先行动起来(如果你觉得别的讲的道理有理有据自己无法反驳碰巧自己也想做这件事)

道理都懂,就是不做,怎么办?

只是知道,类似于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差别,得不到强关联的真实反馈,是不是就像world model非常容易过拟合一样?

所以要意识到

1、一开始做不到很正常,很正常很正常。我觉得我应该努力意识到这一点,这个可太容易让人懈怠了,会觉得自己很废物,但是很正常很正常,因为神经连接起来需要时间。

2、真正的成长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而不是懂得了多少道理。

情绪力

贫穷会让人变笨,因为贫穷造成对的稀缺捕获了人的注意力,降低了人的心智带宽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

这句话深有体会,深有体会,深有体会。

脑子里存在大量任务和念头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的时候。

完蛋了,想到现在发现杂念太多了,现在的方法大概就是尝试快速解决这个问题

无论你当前处于何种情绪旋涡,只要自己愿意,总能找到更好的角度。只是有的人面对再好的事情时都盯着一点瑕疵不放,而有的人却能从任何一件糟糕的事情中找到闪光点并放大,忽视其他不足之处。

然后这东西也是需要可以练习的。

别看自己失去了什么,看自己得到了什么(?)

据说多视角的能力需要元认知,多试试看不同的视角会怎么样,同时经常学习别人的视角。忘我地聆听对方的想法,用“我”地角度来分享。

幸福源于主动掌控

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我并不是在做跑步测试,我只是在玩追逐游戏

我并不是在写作业,我只是在挑战自己的速度

我并不是在洗衣服,我只是在活动自己的手脚

我并不是去见领导,我只是和一个普通人聊天

我并不是为老板做事,我只是为了提升自己。


早冥读写跑

把一天分成两份,多八个小时,认为自己好像多了一些时间。本来你一天八个小时,现在我有多8哥小时。

  • 一旦认知上想通了为什么要早起,就不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来支撑。

提前准备:想好起床后具体做什么,有清晰的目标规划和步骤,第二天起床才不会犹豫。并且明确遇到了哪些情况不应该早期。

他说运动能让人变聪明诶,真的吗????

结语

我最需要关注的点在于怎么行动。

所以我从这本书里得到的结论是这么几个

觉知自己

1、必须让一件事尽可能清晰,清晰地定义出步骤之后会容易行动。直面一切,剖析自我。

2、尝试使用元认知,理性来控制自己最初的欲望,让感性进行。

3、可以尝试列出需要做的事情,我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做到这件事,但似乎是可以的。

P 人真的能变 J 吗)可能都得有。